学校备课制度必备1【优秀范文】

学校备课制度第1篇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题,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来自备课质量,不论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任教不久的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备课制度必备1,供大家参考。

学校备课制度必备1

学校备课制度 第1篇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题,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来自备课质量,不论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任教不久的新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二、坚持同年级同科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1.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钻研教材,确定学期各单元训练的重、难点。

2.分析本年级学生学习特点。

3.确定本年级教学研究主题。

4.统一调整教学进度。

5.安排本年级本科教学活动。

三、教师个人备课分为以下三种:

1.学期备课,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各单元,各课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划分课时,在备课本的第一页应写上学期授课计划。学期授课计划一般包括:

(1)对上期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分析。

(2)对本学期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分析。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方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

(4)教学进度,需写明章节课题,所需课时的起止时间等。

(5)学生的实际活动,如参观、实验、实际操作等。

2.单元备课,是在每个单元(一组)教学进行之前的备课,拟出一个单元(一组)的授课计划,目的`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在各课中的单元备课计划,一般写在每一单元(一组)教案之前。单元授课计划一般包括:领会本单元(组)编排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组)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确定主次。

(3)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通盘考虑在本单元(组)中应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和发展哪些智力。

(4)安排授课时数。

3.课时备课,是指教师自己备每一课时的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四、每周六下午2:00---4:30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间不准迟到、早退,有事不能参加者应事先请假。集体备课时无大事、急事一般不准假,如确需请假要向分管教学的校长或教导主任请假,凡未经批准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人次扣5分,请假每人次扣2分。集体备课必须有任课教师的观点摘录、教法通研,否则每人次扣3分。教导处将随时公布检查结果。

学校备课制度 第2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备课制度 第3篇

一、个人超前钻研教材。

要学生练的、背的,教师先练、先背。

二、集体备课

(一)地点: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二)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负责人:备课组长。

(四)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l)统一进度(划分课时);
(2)统一学习目标;
(3)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
(4)统一课堂作业;
(5)**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三、个人写教案

1、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路子(框架),充实内容,写好过渡语等,形成能指导学生有序、紧张、高效学习的教案。

2、不得以讲授提纲(教学内容的要点)或思考题代替教案。

3、刚毕业的新教师可用师傅(老教师)的教案,但必须坚持先听师傅的超前课,再自己去上课。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负责审阅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审阅第二天的教案。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师德考核。

学校备课制度 第4篇

课前备课遵循三个步骤:

个人备课

1、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地位作用和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学、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明确重点、难点、“三维目标”落实要求。阅读有关参与资料,了解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当地建设实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如学习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自觉能力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习、作业,并实地演作一遍。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集体备课时间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二课时。

4、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经过充分研究讨论,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统一课时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研究教法,交流经验;
选择练习及作业题。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的基础。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1、上课前每课时必须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依据。无教案不能上课。

2、每个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课的两天前完成。

3、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教案的格式不强求一律,要体现各学科的特点。

5、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出以下几项内容: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教育等几个方面);
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
教学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记记载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如: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增强教学的思想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表达能力;
如何指导学习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等。

学校备课制度 第5篇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实效。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集体备课由教务处负责领导和管理,下组领导和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指导,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二、集体备课采用集中研讨和分散实施结合的活动方式。

1、备课组长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根据各任课教师特长分配备课任务,并提出备课要求。

2、任课教师根据所分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撰写备课提纲。备课提纲要求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点、能力要求、重点、难点、疑点、课时划分及课型、主要教学方法、配套资料、教学用具或仪器、练习设计,作业检查与反馈、教学注意事项等内容。学案形式逐渐向无纸化过渡,现在必须有纸质学案,教师个人要建自己的文件夹,三单要求打印,并写上班级和姓名。

3、主备教师集体备课前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写出主讲提纲。活动时,主备教师要详细讲述自己的见解。主讲结束后,教师要各抒己见,主讲教师做好记录,把大家的意见融于备课之中,坚决杜绝抄袭教案的现象发生。对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消极懈怠、不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者,视为自动退出备课组。备课检查时,要结合活动记录,对不吸纳组员建议和抄袭参考教案的,一律视为不合格教案。

4,主要备课教师要树立高度责任心,书写要认真、清晰、格式要规范,主备教案写出后,要交给备课组审阅。备课作组长每周要将备课提纲及简要记录及时交教务处存档,学校将根据说课次数及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对不能及时上交和不合格的组将点名批评,两次以上者,扣除本组教师每人分。凡在县区教研室备课抽查中两人有重大问题,或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分数相差5分以上的,相应时段全组教师的备课都将按乙等计算。

5、各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要结合各班学情,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认真复备,对原备教案进行增删调整,重在备出科学的教法、学法,不能集体包而代之,全组同一教案。学校在备课检查时将重点检查复备有无特色。对原教案修改符号要统一,复备时一律用红笔。备课组长要严格把关,对于书写潦草、教案过简、格式错误等不符合要求的教学设计要当即退回,限时重备。

三、各教师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迟到早退或缺席。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两课时。备课组成员若因事不能参加集体备课,则必须事先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缺课2节计算入绩效考核。如果备课组不能发挥群体作用,仍旧单打独斗,或者不按要求办的,整个组教师教案不能评为甲等教案。

四、教务处负责对备课组的备课活动进行检查考核。检查采取巡视、旁听、材料(包括考勤记载、发言记录、集体备课教案等)抽查、交查等方式进行,结果作为先进备课组评比的主要内容。

学校备课制度 第6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备课制度 第7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

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备课制度 第8篇

为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适用范围

全镇小学、幼儿园的任课教师。

第二条

备课内容

1.备课标。深入学习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开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要求。

2.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把握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
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备学生。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根底、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4.备方法。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学特长,形成教学特色。

5.备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或制作教具,标准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学科教学。

6.备板书。深入把握教材,抓住中心,理清脉络,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呈现重点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执行国家减负规定合理安排作业,把握好难易程度,精

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第三条

备课要求

1.集体备课安排做到“三定〞。

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开学初,各备课组要认真制订集体备课方案,做好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

2.集体备课过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讲、有研讨、有共识、有成效。

3.集体备课效果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流程、统一板书设计、统一作业训练。

4.集体备课形式:中心校级分为思政组、体艺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村校级分为思政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

第四条

研讨重点

1.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2.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如何拓展使用教材。

第五条

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要成立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指导开展备课活动,使集体备课活动卓有成效。

2.健全备课小组。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建立健全备课组,选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制订学期集体备课工作方案,分配备课任务。

3.形成备课初案。每位主备人根据分配的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

教材、参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备课初案。

4.集体研讨定案。备课组教师按照集体备课要求进行研讨,达成共识,主备人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定案。

5.合理使用定案。教师采用定案进行授课,可以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对定案补充完善。

6.强化检查落实。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集体备课的次数不少于6次。讲求工作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学校领导小组要定期进行催促检查,强化评价教案质量,注重融合集体备课成果,形成校本教研共享资源。

第六条

考核方法

1.集体备课成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2.集体备课效果纳入各级教学名师、教育科研先进、教学成绩优秀奖等评选条件。

第七条

执行解释

1.此制度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镇小学、幼儿园执行。

2.此制度解释权归中心小学教导科研处。

学校备课制度 第9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备课制度 第10篇

一、个人超前钻研教材。

要学生练的、背的,教师先练、先背。

二、集体备课

(一)地点: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二)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负责人:备课组长。

(四)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

(1)统一进度(划分课时);

(2)统一学习目标;

(3)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

(4)统一课堂作业;

(5)**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三、个人写教案

1、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路子(框架),充实内容,写好过渡语等,形成能指导学生有序、紧张、高效学习的教案。

2、不得以讲授提纲(教学内容的要点)或思考题代替教案。

3、刚毕业的新教师可用师傅(老教师)的教案,但必须坚持先听师傅的超前课,再自己去上课。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负责审阅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审阅第二天的教案。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师德考核。

学校备课制度 第11篇

1、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5、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同年级同学科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
**学目的;
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
统一重难点;
统一作业;
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

(3)根据教导处安排的学习时间(每周二下午放学后40分钟),进行研讨,由教研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期末交教务处存档,并保存给下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6、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7、所有学科都要有教案,教案书写工整,格式美观,项目齐全,具体实用,且有创意,有个性,提倡“课本注释+简案”备课。

8、及时充实教学反思

学校备课制度 第12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备课制度 第13篇

一、个人超前认真钻研教材

二、集体备课

㈠、地点:各学部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㈡、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㈢、负责人:备课组长

㈣、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

⑴、统一进度(划分课时);

⑵、统一学习目标;

⑶、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

⑷、统一课堂作业;

⑸、**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三、个人写教案

根据集体备课定下的路子(框架),写过渡语等,充实内容,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案。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审阅写好的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写好第二天的教案,学部教务处审阅。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送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上完课后,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对学部师德考核。

学校备课制度 第14篇

课前备课遵循三个步骤:

个人备课

1、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地位作用和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学、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明确重点、难点、“三维目标”落实要求。阅读有关参与资料,了解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当地建设实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如学习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自觉能力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习、作业,并实地演作一遍。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集体备课时间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二课时。

4、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学目的,**学重点,统一课时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研究教法,交流经验;
选择练习及作业题。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的基础。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1、上课前每课时必须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依据。无教案不能上课。

2、每个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课的两天前完成。

3、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教案的格式不强求一律,要体现各学科的特点。

5、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出以下几项内容: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教育等几个方面);
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
教学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记记载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如: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增强教学的思想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表达能力;
如何指导学习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等。

学校备课制度 第15篇

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获得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项教研活动。它作为个人备课的超前备课,以此补充个人在处理教材中的疏漏。发挥集体的知慧,选择最佳教法,研究最佳学法。同时强化教师之间密切配合以达到水乳交融、整体优化的目的。

一、集体备课的要求。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星期六下午,每次1.5小时。凡是教学人员一律参加,学校领导分别深入到各年级组与教师一同备课。

2、集体备课的内容做到超前一周并写成书面材料交教导处。

3、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先解说,再讲解,然后其他人员根据中心发言人的观点、方法展开讨论研究,同时要做好记录。

4、集体备课要有时间保证。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请假扣0.5分,旷课扣2分。对集体备课认真,有独到见解的视其成果大小予以奖励。

二、所备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标、教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明确课标要求在教材、教参中的体现,同时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备知识的前后联系:必须注重研究知识的系统性,理清知识纵向发展的脉络,横向发展的连接点。这样才能在对某一知识处理时,设计出前有铺垫、后有渗透的教学方案。

3、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对新知有关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旧知需要进行复习、铺垫。

4、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原有的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哪些地方容易“滑倒”,教师就在哪些地方铺上“稻草”,做到未发而预。

5、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从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地位的宏观考虑,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把握准确以及如何突破。

6、备教学方法、学法及媒体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清本单元(或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媒体能适合你所用的教法,所采用教法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同时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提高自觉性,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怎样的功夫。

7、备课堂教学程序及媒体的运用:要配合教学媒体的演示备清教学的每个程序,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环环相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8、备练习及家庭作业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要有度,严禁照本宣科。

9、备一节示范课:这节示范课可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由全组人员共同讨论、研究而推出的一节示范课,并由教研主讲人上课,课后全组评课。

10、开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深入探讨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

推荐访问:备课 必备 制度 学校备课制度必备1 学校备课制度(必备15篇) 学校备课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