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提升研究——基于2021年的调查分析

陈家刚 胡项连

(1.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53)

(一)问题的由来

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习近平青年观的重要内容,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实际上,这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在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深深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是针对青年群体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针对性主张。这些体现为青年“躺平现象”,即青年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奋斗动力不足和奋斗精神被消解的问题,[3]特别是网络泛化将会进一步导致青年群体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4]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就是大学生的“躺平现象”。胡锐军认为,大学生“躺平”表现为政治观 “外偏”、人生观 “内虚”、价值观 “中空”、世界观 “上浮”[5]。由此观之,“躺平现象”意味着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出现了一些偏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以“增强S省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研究”为课题在2021年开展问卷调查的工作。此次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15 339份。剔除有缺失值和异常值的问卷,以及筛选出调查对象大学生的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 310份。

当前,专门针对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研究还比较少。经查阅中国知网,只有一篇论文关注该主题,主张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作用,坚持“道、法、术”相结合讲好思政课,增强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6]更多的研究是针对青年群体的。比如,有的阐释青年应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7]有的探讨如何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8]在青年应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对于青年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家的意见却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向历史学习。有研究认为,新时代青年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和“四史”学习中长志气、强骨气、添底气[9];
另有研究认为,新时代应通过引导青年学习优秀历史文化来增强其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0];
还有研究认为,新时代青年应向历史人物学习,如学习青年毛泽东如何修炼志气、骨气、底气。[11]

第二,在实践中锤炼。杨晓慧认为,只有通过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担当、敢于斗争和培养青年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才能提升其志气、骨气、底气。[12]赵炎认为,新时代要在实践锻炼中增强锤炼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具体来说,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坚定信仰信念,在情感与意志的作用中增强人格硬度,在追梦与圆梦的互动中充盈青春底气。[13]

第三,多管齐下。刘俊彦等认为,新时代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实践路径包括: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全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工作的支持;
综合治理以互联网娱乐为代表的社会文化;
创新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方式;
充实青少年思想教育内容;
重视对青年群体的科学研究工作等[14]。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是总体而言,成果还是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研究十分匮乏。另外,从研究方法来讲,应然的质性研究比较多,实然的定量研究还非常少见。因此,对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实证研究很有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进行初步测量,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二)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问题研究

志气是理想信念坚定程度的体现,有志气既表现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5],还表现为把想做的事情实实在在做成的决心和勇气[16]。本研究将前者细分为理想的认同和理想的树立两个方面,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你认同这句话吗?第二,“当代青年需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你认同这句话吗?理想的践行则采用“当你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产生困难或受到阻挠时,你还会继续坚持吗?”来测量。上述三个问题均有“1”-“5”五个选项,“1”-“5”分别代表程度的高低。本研究通过计算受访者对三个问题的选值的平均值来测量志气,数值越大代表志气越高。

本研究同时也参考余斌的研究成果[17],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3个维度测量骨气,并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如果你是亿万富翁,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办一场豪华婚礼?第二,如果你的老师总是要你帮忙接送小孩,你在多大程度上会遵从?第三,若有一个你不爱的人可以让你少奋斗10年,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受他(她)?第四,有国外的机构愿意资助你到国外留学,但要求你放弃中国国籍,你在多大程度上可能会接受资助?上述四个问题均有“1”-“5”五个选项,“1”-“5”代表程度从低到高。本研究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四个问题的选值的平均值来测量骨气,数值越大代表骨气越低。

底气即有强大的自信[18]。本研究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国家自信” 3个维度测量底气,并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第一,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时,你会情不自禁有一种自豪感吗?第二,你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吗?第三,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中国在综合国力方面最终可以赶超美国?上述3个问题均有“1”-“5”五个选项,“1”-“5”代表程度从低到高,数字越大表示程度越高,代表底气越足。底气与志气、骨气的测量方法相同。

在计算出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平均分值后,本研究进一步将志气、骨气、底气的得分划分为1-2分(含2分)、2-3分(不含2分但含3分)、3-4分(不含3分但含4分)和4-5分四个区间,分别表示“很高”“较高”“较低”“很低”(或者“很低”“较低”“较高”“很高”)。其中,“很高”和“较高”看作“高”,“很低”和“较低”看作“低”。

(一)大学生的志气现状

第一,大部分受访者对志气自我评价“高”。调查数据显示:在志气的自我评价上,有50.34%的受访者介于4-5分之间,有35.02%的受访者介于 3-4分之间,有12.43%的受访者介于 2-3分之间,仅有2.22%的受访者介于 1-2分之间。其中,受访者对志气自我评价介于 3-5分之间的比例为85.36%。即大部分受访者志气自我评价“高”,认为自身有志气。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志气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不同性别受访者对志气自我评价分布呈现“低近高异”的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志气自我评价,介于1-2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2.52%和2.05%,介于2-3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2.55%和12.36%。可见,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志气自我评价在1-2分和2-3分之间的分布极为相近。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志气自我评价介于4-5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55.69%和47.31%,男性比女性高出8.38%。不同性别受访者的志气自我评价分布在整体上呈现出“低近高异”的特点。可见,有更多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加认可自身的志气,男女生略有差异。这表明相较而言更多男大学生更加自信。

第三,大学生党员的志气自我评价比较高。调查数据显示:介于4-5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普通群众,占相应政治面貌的受访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0.07%、50.75%和48.23%。可见,介于4-5分之间的受访大学生党员的比例远高于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因此,总体而言,有更多大学生党员更加认可自身的志气,表明了党员的政治觉悟更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二)大学生的骨气现状

第一,近九成受访大学生的骨气自我评价“高”。调查数据显示:在骨气的自我评价上,有46.57%的受访者介于 1-2分之间,有41.24%的受访者介于 2-3分之间,有10.03%的受访者介于 3-4分之间,仅有2.16%的受访者介于 4-5分之间。其中,受访者骨气自我评价介于 1-3分之间的比例高达87.81%。即绝大部分受访者的骨气自我评价“高”,认为自身有骨气。因此,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骨气自我认定很低的情况,对此我们将在此后做进一步研究。

第二,不同性别受访者的骨气自我评价分布呈现一定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骨气自我评价,介于1-2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43.58%和48.27%,介于2-3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40.06%和41.89%,介于3-4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2.36%和8.72%,介于4-5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4%和1.12%。可见,不同性别受访者的骨气自我评价除了介于2-3分之间的比例相近以外,其他得分段的分布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骨气自我评价在1-3分之间,且男性所占的比例低于女性。可见,女大学生的骨气情况并不比男大学生差。“巾帼不让须眉”,中华自古多优秀儿女。在近代革命史中,像刘胡兰、赵一曼、杨开慧等一样的女革命烈士很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女大学生的骨气状况也是一种女性气节的历史传承。

第三,不同政治面貌的受访者骨气自我评价分布有较大差异。从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普通群众的受访者骨气自我评价分布来看,介于1-2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55.83%、47.74%、42.30%,得分比例依次减小,且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大学生在1-2分之间的分布有较大差异。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普通群众的受访者骨气自我评价介于1-3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88.69%、88.99%、84.19%。其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骨气自我评价分布比例极为接近,两者的比例均高于普通群众。可见,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大学生更加认可自身的骨气,两者所占的比例也更大。这也体现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选拔的更高标准,能够成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大学生,一般也更加优秀。

(三)大学生的底气现状

第一,大学生底气自我评价具有“双高”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在底气的自我评价上,有86.46%的大学生介于 4-5分之间,有7.33%的大学生介于 3-4分之间,介于2-3分和1-2分之间的比例之和仅为6.21%。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平均值高达4.68分。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不仅平均分高,还集中分布在高分段。换言之,大部分大学生的底气比较足。

第二,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集中分布在高分段且分布较为相近。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介于4-5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83.5%和88.14%,介于3-4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8.01%和6.94%,介于2-3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6.53%和3.52%,介于1-2分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96%和1.41%。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大部分都很有底气,尤其有更多女大学生有更充足的底气。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女性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的表现。

第三,大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底气自我评价分布差异较小。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中,介于1-2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的比例分别为1.77%、1.42%、2.10%,介于2-3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的比例分别为5.30%、4.15%、5.93%,介于3-4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的比例分别为4.24%、7.21%、8%,介于4-5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的比例分别为88.69%、87.22%、83.98%。由此看来,在受访大学生的底气自我评价中,介于4-5分之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所占的比例更为相近,且均高于介于4-5分之间的普通群众的比例。也就是说,具有党员和团员身份的大学生拥有更充足的底气,两者所占的比例也更大。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现状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大学生的志气来看,有85.36%的人自我评价“高”,自我评价“很低”的比例较小。从性别角度来看,男大学生自我评价“很高”的要多于女大学生,而自我评价“较高”的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大。可见,有更多男大学生倾向于评价自己“很高”。从政治面貌来看,大学生党员评价自己志气“很高”的比例更大。

第二,从大学生的骨气来看,有近九成的人自我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只有2.16%的受访者自我评价极低。从性别差异来看,女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的比例大于男大学生。从政治面貌来看,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骨气自我评价“高”的分布比例基本一致,两者的比例均大于普通群众。

第三,从大学生的底气来看,有86.46%的人自我评价“很高”,自我评价“很低”的比较少。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充满自信和拥有底气的。从性别差异来看,有更多女大学生自我评价“很高”。从政治面貌来看,具有党员和团员身份的大学生认可自身底气的比例更大。

通过量化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是比较高的,只有极少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很低。那么,这些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一)大学生的志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志气表现方面,有62.8%的受访者认为“有‘躺平’的想法”,有68.93%的受访者认为“志向不明确”,有48.4%的受访者认为“志向变来变去”,有45.09%的受访者认为“好高骛远”。可见,相对于“志向变来变去”和“好高骛远”,有更多受访大学生认为存在“有‘躺平’的想法”与“志向不明确”的现象。因此,从对他人评价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志气问题主要体现在“躺平”和“志向不明确”两个方面。

从不同性别的受访大学生来看,女性认为“有‘躺平’的想法”“志向不明确”“志向变来变去”“好高骛远”的比例更大。她们在认识上也有所不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志气情况的选择性评价,可以反映大学生志气情况的相对性,不等同于大学生志气问题的实际分布状况(见表1)。这可能与女大学生对自己自信不足有关,也与性别特征有关。女生一般情况下遇到困难有惧怕心理,因此对问题看得相对比较严重。

表1 大学生志气评价性别对比表

从受访大学生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主性”“社会环境”“文化”五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判断来看,按照影响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其相应比例逐渐增加。从选择影响程度为“3”和“4”的比例来看,受访大学生选择“家庭教育”(77.38%)、“个人自主性”(78.39%)和“文化”(74.82%)、“社会环境”的比例明显高于选择“学校教育”(69.40%)的比例。因此,在提高大学生志气方面,家庭教育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人自主实践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大学生的骨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骨气表现方面,有51.63%的受访者认为“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有53.74%的受访者认为“因为贫穷或遇到困境不能保持气节”,有59.99%的受访者认为“受到威压就不能坚守立场”。可见,大学生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的骨气有待提升,尤其需要提升“威武不能屈”方面的骨气。换言之,大学生需要参与更多的抗压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说明大学生也需要更多的磨砺。从不同性别的受访者来看,男性认为“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的比例比女性更高。在“因为贫穷或遇到困境不能保持气节”方面,不同性别的受访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较为接近。在“受到威压就不能坚守立场”方面,女性的认同比例高于男性。这表明,男大学生更加注重富贵对骨气的影响,而女大学生则更加看重威压对骨气的影响。因此,骨气问题的三个层面,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骨气情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大学生骨气情况的相对性,不等同于骨气问题的实际分布状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骨气评价性别对比表

从不同政治面貌的受访大学生来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普通群众认为“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因为贫穷或遇到困境不能保持气节”,“受到威压就不能坚守立场”三方面骨气不足问题的比例依次减少。其中,共产党员认为“因为贫穷或遇到困境不能保持气节”情况比普通群众约高10%,而共产党员认为“受到威压就不能坚守立场”情况比普通群众高出10%以上。这显示了大学生骨气评价情况也存在着政治面貌的差异。

从受访大学生对“教育”“个人品格”“外界压力”“社会环境”“文化”五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判断来看,按照影响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其相应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在“个人品格”因素方面,选择影响程度为“5”和“4”的比例高达81.98%。此外,在“教育”“外界压力”“社会环境”“文化” 四个因素上,选择影响程度为“5”和“4”的比例均超过70%。因此,这些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骨气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教育”和“外界压力”是两个较为突出的因素。

(三)大学生的底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底气表现方面,有83. 36%的受访者选择“对自己自信不足”,仅有27.54%和25.68的受访者分别选择“对国家自信不足”和“对民族自信不足”。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充满自信的同时,对自身自信程度亟需提高,两者呈现巨大的差异。

从不同性别的受访大学生来看,男性认为“对自己自信不足”比例低于女性,但男性认为“对国家自信不足”和“对民族自信不足”比例均高于女性。因此,从性别来看,有更多女大学生赞同“对自己自信不足”的选项,但是有更多男大学生把“对国家自信不足”“对民族自信不足”两方面问题看得相对比较严重。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底气情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底气相对比较缺乏,反观男大学生对自己自信比女大学生要强(见表3)。这表明有更多女大学生在自信心方面更加需要关注,而有更多男大学生则在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方面更加需要关注。

表3 大学生底气评价性别对比表

从不同政治面貌的受访者来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认为“对自己自信不足”“对国家自信不足”“对民族自信不足”3方面底气问题的比例递减。其中,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认为“对国家自信不足”和“对民族自信不足”比例较为相近,说明普通群众的觉悟还比较高。

从受访大学生对“个人收入水平或家庭经济条件”“地方发达程度”“国家强盛程度”“文化”“住房、社保和子女教育等”五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判断来看,按照影响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其相应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在影响程度为“5”和“4”上,选择“国家强盛程度”因素的占79.10%,比例最高;
选择“文化”因素的占77.43%;
选择“地方发达程度”因素的占63.89%,比例最小。这些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国家强大和文化繁荣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底气,首先要实现国家发展与文化繁荣,提升国家自信与文化自信才能使个体更加有底气,反之大学生有底气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四)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志气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志向不明确”“躺平”“志向多变”“好高骛远”的问题。其中,“志向不明确”和“躺平”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因此,让大学生树立志向是当务之急,尤其是远大的志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主性”“社会环境”“文化影响”都是影响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因素。但是,大家把“个人自主性”和“家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大学生在立志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和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二,骨气方面,大学生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的骨气有待提升,尤其需要提升“威武不能屈”方面的骨气。换言之,大学生需要参与更多的抗压实践。“教育”“个人品格”“外界压力”“社会环境”“文化”都是影响大学生涵养骨气的重要因素。其中“个人品格”和“教育”两个因素获得更多的支持。因此,提升大学生的骨气,既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锻造自身的坚韧品格,也需要党和国家在教育上持续发力。

第三,底气方面,大学生较为突出的是“对自己自信不足”。相对而言,选择“对国家自信不足”和“对民族自信不足”这两个选项的比例较小。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底气,首要的是不断通过各种形式提升他们自身的自信。“个人收入水平或家庭经济条件”“地方发达程度”“国家强盛程度”“文化”“住房”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底气的重要因素。因此,既需要国家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大学生增强底气提供坚强后盾,也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大学生解决收入、住房等问题。

(一)创新理念方法,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教育保障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涵养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着力从教育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

第一,高校要重视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学生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将自身所学更好地应用到未来工作中,从而提升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第二,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与家庭要动态追踪大学生的思想变动,分析研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加强压力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和落差,增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决心。

第三,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理想信念要避免过于宏大叙事式的表达,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名家讲座、文艺表演、网络学习、案例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二)注重文化熏陶,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如前所述,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文化熏陶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9]大学生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要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大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熏陶。一方面,深挖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将其巧妙融入课程教学、体验活动、先进事迹教育之中,夯实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创新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好各类网络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奠定红色文化的网络话语权地位。

(三)完善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社会环境,尤其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政策层面,为大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完善大学生政策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差异,通过转移支付、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多种方式强化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的资源供给。

第二,考虑大规模“流动大学生”的现状,深入调研了解“流动大学生”的需求,以制定更加贴近其需求的政策。

第三,目前新业态吸纳着众多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就业,要关注在新业态中就业的大学生发展,掌握在新业态中就业的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理念。

第四,在制定和执行大学生政策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比如,完善大学生的调研专项制度,结合主观感知评价和客观数据评估开展精准的数据监测,推动解决大学生的关键需求。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大学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对于如何增强底气,大家普遍强调的是推动地方发展和国家发展,提高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因此,底气是需要物质基础做支撑。要为大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要发展,地方也要发展。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少要在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实现共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必须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让人民群众能够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此,要在共同富裕方面出台政策举措,着力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多公平就业机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贫富差距太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从面上解决大学生面临的贫困差距问题,就要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推动缩小不同地区的差距,这样才能促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底气。

(五)强化党委领导,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政治保障。在坚持共青团接受上级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强化同级党委对大学生发展工作的领导。当前,不少地方主要是依靠省市县三级大学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大学生发展工作,还可以在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探索设立与青年发展相关的委员会,推进青年发展的相关立法,监督政府部门落实青年发展政策。

猜你喜欢志气共青团员骨气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杂文选刊(2021年9期)2021-09-09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人小志气大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中国共青团(2020年10期)2020-06-29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中国共青团(2020年10期)2020-06-29朽木颂老友(2020年2期)2020-03-08欲望与志气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6期)2019-06-17欲望与志气文苑(2019年12期)2019-06-12拓展延伸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8年27期)2018-09-26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特别文摘(2017年11期)2017-11-13

推荐访问:骨气 志气 底气